
身边的好学校,应该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而立体地形成了自己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的学校。近期,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丰台区30余所优质特色学校,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身边的好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今天,请和小编一起走进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共同感受这所学校的魅力与风采吧!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是北京第一所试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公立学校。理事会成员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区教委有关负责人,学校主要领导和社区、家长代表组成。理事会参与学校发展管理的协商、决策和审议,进行联合开放的办学指导,强化民主决策和家校合作。其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样化,有效推动现代学校管理创新。
坚持“三高、三带、三学、四把关”原则,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北京教育学院发挥教科研机构专业优势,制定《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等规范性文件,选派32位“三高”教师(思想站位高、师德修养高、学术水平高),专为学校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长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发展培训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指导。
围绕“做人、做学问”两个要素,“学术指导委员会”对导师提出“三带”(带师魂、带师德、带师能)标准,对学校教师提出“三学”(学思想、学做人、学本领)导向。“四把关”指的是教师招聘,把好招聘关;岗前培训,把好培训关;名师指导,把好教学关;学术引领,提升学术观。近五年时间里400多人次专家走进学校指导。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计学校“三元全息课程体系”框架。三元全息课程指个人与健康、人文与社会、自然与科学。学校提出“九大学子”的育人目标,即健体学子、阳光学子、敬业学子、博识学子、乐群学子、文艺学子、求真学子、巧手学子、创新学子。核心是培养具有天地胸怀和家国情怀的“天地学子”。突出九年一贯制培养格局,实现“横向贯通、纵向打通、环形融通”的“三通”立体课程路径,完善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表达,演绎文化原力的再造与繁殖。
“学校建设在体育馆中,教学发生在体育馆中,学生成长在体育馆中,”郝玉伟校长说,从每天清晨的锻炼、每天体育运动1小时、每周“1+2+N”,即一节情商课+2节体育课+N种选择性模块课的选择性“个人与健康”课程到每月一次体育竞赛,每个学生都有一门体育特长、每个学生都会冰雪运动。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据介绍,情商课在专业教室授课以活动形式开展,
课外实践活动以“三元全息课程”为依托,围绕三大课程领域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展示平台。小学部开设了40多门课程,初中部开设了10多门社团课程,包括传统吟诵、滑冰、跆拳道、茶艺、科学探索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孩子们在玩中学。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学校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培养出具有君子气质、学者风范、民族精神、国际情怀,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十三五”时期,教师研修立足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一是对应学校“九大学子”育人目标,从“文化修为、学术修为、专业修为”三个领域唤醒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二是参考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四有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构建2个维度、4个领域、8个核心要素和24个基本要点的“全息教师研修课程”。三是以“多维立体、分层递进、合作共享、多元自主、鼓励精进”为基本形式,以“全息教师研修课程”为路径,以双积分,即“学术积分”和“继续教育积分”为评价标准,构建通识与个性兼顾、适应和发展兼顾的教师研修体系,形成“有学术味道”的教学文化。
北京晨报记者郑超 丰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