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搜索
积跬步 至千里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教学主管研修项目培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7年07月14日  浏览次数:

2017年7月13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开展教学主管研修项目。在回归本真做纯净的教育的学校核心价值观驱动下,在三元全息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不仅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还加大对教研组的培训,使教研组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文化特色。研修项目分为四个模块:团队建设之加强教研组建设,铸就团队精神;微格教学之如何说课;微格教学之教研组长引领,新教师说课准备;微格教学之新教师说课点评。

教研组建设,铸就团队精神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曾辉副校长为老师们做讲座《心有所向,研有所长》围绕教研组建设与学校教学主管对话,引导主管们正确理解教研组的分工系统,找准教师定位,心有所向,研有所长。在校本研修中要让每位教师都优秀,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好老师。教研组建设更要洞察学科本质,把握学科本质,展开学科实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引领,做有文化味教师

与此同时,13位新教师进入培训的第一天,段兰华书记生动的讲了一堂传统文化课--学校文化的构建。文化的引领,激发教师爱校爱生情怀,潜心修炼,做有文化味的教师。

做好学问,做有风度的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主任马洪波老师为新教师、教学主管做讲座----《如何说课》。老师们认识到"课理"的人文性、综合性、与学习过程的实践性。马老师从科学性、整体性、说理性、可行性与精要性上进行详细讲述,让老师们明白说课的原则。讲座中马老师还向大家传授说课"小技巧",理论结合叙事的讲授过程中也让大家体会到"做一名有风度的教师"的重要性。幽默智慧的讲座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说课不仅是一种交流与展示,更是一种艺术与境界!讲座结束,老师们都意犹未尽,高霞副校长谈感受: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

团队引领,携手前行

下午,在专家与教研组长的引领下,新教师准备说课。专家与年轻教师一起谈备课,聊教材。通过对年轻教师说课文本的分析,启发老师们要深度分析教材,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内涵、核心和实质。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教材来发展学生思维与想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整体,理论一转化就是教法,就是学生的学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张茜老师进行微格展示《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关注学生,关注课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边晓露老师进行微格展示《寓言二则》,从题目入手,关注学生已知,基于学生学情,并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刘思琦老师进行微格展示《颐和园》,关注篇章结构,文字表达,言与意兼得。王志鹏老师《探索计算面积的方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张东岭老师进行点评与指导,对年轻教师的说课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导大家"为什么这样设计"是一节课的说课重点,教师要关注课堂情节的模拟的创设。

 

张宁老师《脚内侧运球》,王伟老师《羽毛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吴贝老师《改善演示效果》何青青老师《起风了》。黄春秀老师为四位新教师微格教学进行点评、指导。黄老师指导非常细致入微,从最基本的四级标题如何写,到老师们上课的表情、语气如何吸引孩子,做了标准的示范,对新老师们来说非常实用。点评过后王伟、张宁老师还对针对体育教学向黄老师请教,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郭丹老师《学画猫头鹰》,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展示一节造型·表现课程。李丽允老师《画蘑菇》,用创意表现方式展示一节造型表现课程。杜丽文老师《消费者合法权益》关注教材,以学生为本,立意高远,以核心素养为根基。北京教育学院林泰然教授给予学术点评和指导,充分肯定教师们的特点,同时给予新教师们建设性指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院实验人正是这样脚踏实地,从一个个活动,一点点细节中积累磨砺,践行着九大学子的育人标准,践诺着一个学校,一个时代的办学目标!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