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基本功,提升课堂生命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暑期研修纪实(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9年07月11日 浏览次数:
2019年7月9日,学校暑期研修的第二天。通过一天的学习,教师都颇有收获。

在早间微语环节,韩二斌和张雪迪两位教师对昨天的培训内容进行精彩回顾并分享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韩二斌老师从规范教学的角度,告诉教师新时代以科学的规范教学,朝着有扎实的学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方向前进。张雪迪老师总结自己的培训感受,提到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教师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上午的培训以王金增老师对“素养”一词的解读展开,“素”是纯净,“养”为教育培育。通过王老师的引导,老师们对上午的培训有了宏观认识,一天丰富多彩的培训开始了。

北京教育学院金钊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课堂风格,带领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四个方面为我们深入简出地介绍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政策方针,带来了一场高屋建瓴的精神大餐。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马红民副院长为教师进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马院长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何为核心素养”、“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培训,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方向,使教师明白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成为自律、尊重、有责任感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旨在围绕核心素养,撬动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下午场,以“赋能”为关键词,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由高霞副校长主持,开展了精彩的分享。

陈慕灵老师从课程资源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分享,提到要丰富课程资源,学会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开放探究环境,让学生通过录制微课等方式自主探究,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韩沐娟老师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谈到学习需要有策略,这就需要精心选择切入点,做到目标不偏离,掌握一定的方法,尽可能地追求设计感,以设计感为策略,抓住硬核,努力做到从“有趣”走向“心流”。马竟竟老师谈到要以问题为线,给学生足够开放的探究空间,进而实现“再创造”,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弄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花玉兢老师着眼于新时代新课改要求并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提到作业设置要做到全息思考,突显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谭哲老师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认识到作业布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小测、作业以及拓展不同形式的作业,创新学生思维,扎实基本功,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运用。

下午第二场,万蓓老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阐述听课时的注意点要放在哪里。刘志敬老师强调观课和议课,在观课过程中,要选取重要的观察点。在议课时,交流比评价更为重要。王若愚老师认为观课议课是一种教研文化,王老师就观课观什么,议课议什么给我们进行了分享,在观课议课中,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到学习反思,最后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中去。

最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黄延林主任对以上八位老师的分享进行点评,提出课程改革的理念变化,从记忆再现到理解应用再到做事,在教学设计中渗透学习迁移,之后提到单元备课的重要性,教师应确定大单元时要胸怀全局,处理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