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实验,生日快乐!
五载光阴初长成,家人庆生真本色
2018年7月12日不仅是培训学习的总结日,更加是教院实验建校五周年的日子。为了不影响学习精进的质量,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仅利用休息时间举行了程序精简而意义非凡的庆祝活动。在郝玉伟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齐声合唱生日歌,表达自己对天地人家的祝福;段兰华书记代表建校元老与同仁们分享学校成长之路,情意满满,掷地有声;潘婵老师则利用下午休息时间,配合照片剪辑带领众人回顾了教院实验的成长之路,娓娓道来,情意深长。
五年来,学校从无到有,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做教育,勠力同心求发展,一点一滴,一步一印,秉持“回归本真,纯净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三元全息课程”理论,培养“健体、阳光、敬业、博识、乐群、文艺、求真、巧手、创新”的九大学子。五年来,教院实验用孩子实实在在健康幸福的成长,来见证自己的成长与壮大——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这就是五年来我们始终如一的本真色彩。
(1)早间微语:回顾有道,微课有料,测试有成
回顾提升:焦冬梅和郭洁两位老师以“教学策略”为核心词,分成了三个板块回顾和提升了昨天的学习内容:第一,提出跳出策略看策略;第二,分析不同教学策略的优势与局限;第三,以课例展示教学策略的实践应用。在展示总结中,焦老师特别分享了“悟其道,用其道,守其道”的认识,令在场同仁无不拍案称绝。
遇见作品:众人在观摩第五组微课《青藏地区》和第九组微课《法律为我护航》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两个小组四天来学以致用的成果,更结合信息高老师的点评对微课录制技巧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真可谓“遇见作品真有料,微课点评箭双雕”。
测试评估:在昨天学习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相关法规内容的基础上,张茜老师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了网上测试,对昨天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借助本次评估,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语言规范化的相关法规,大大强化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化意识。
(2)学习内容
课程伊始,两位外籍专家教授细致讲解了“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内容及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以一个教学内容为载体,应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最精彩的环节是各个小组的展示、点评、质疑和讨论的过程,展现出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郝玉伟校长把“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了完美的校本化讲解,老师们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两位外籍教授不禁对教院实验团队有了更加完美的评价——教研精进的教师队伍,学术扎实的领导班底,并将令教院实验的成长与发展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课程的最后是对“真实性评估”中“量规”的了解和学习。专家的讲解与老师们的小组研讨相结合,氛围活跃,效果超拔。
最后一天的培训依旧充实而且欢乐。培训的开始两位外籍教授并没有直接上课,而是用非常具有美国风格的方式带领大家回顾前几日的重点知识,同时解决了大家存留的疑问,这些答疑令在场的老师们豁然开朗,学习到了一些来自美国的新鲜的教学方法。
新内容的培训,两位教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众人介绍和讲解了各位教师最为期待的布鲁姆分类法的相关知识,结合前几日学习的"K U D"方法帮助老师们进行知识的连接和记忆。利用布鲁姆银行的活动方法,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动手制作了每个小组的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真正的把思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结合,应用到了自己的学科中,为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行思行远话培训收获,乘风破浪语未来篇章
(3)盘点收获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充实的培训之后便是精彩的学习汇报。有的小组重视内容与效果的汇报;有的小组则从结构和反思角度切入,也有的小组重视学以致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带给人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十个小组,五天精进;八十位老师,一小时汇报,等于精彩纷呈的展示,昭示喜出望外的成长,孕育前途无量的未来。
(4)行思行远是本色的拔节成长
郝玉伟校长以“学术”为关键词,总结了本次教师培训的过程和效果,特别强调,我们应该重视中西差异,潜心贯通建构,坚守学生发展,不忘初心,砥砺强行——并着重关照,此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更高标准的起点,应该做有学术味的教师,构建学校的学术生态,创建学校的学术特色。正所谓“行思行远意味长,坚守本色争起航。光阴五载自思量,金秋丹桂万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