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 读 师
曹洋
中学体育

《中学体育两种思维结合学习论》
作者:张伯琥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思维训练
领读《中学体育两种思维结合学习论》
《中学体育两种思维结合学习论》是由张伯琥所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属于脑科学思维教育丛书,是“学习与思维”课题25年研究成果选集。
随着新中国蓬勃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取得进步,但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上普遍存在枯燥泛味、抽象难懂、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教育界。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文艺界大量讨论形象思维,并肯定形象思维的作用,我国大部分学者取得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并且大力提倡形象思维,要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研究。同时,国外也在研究脑科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改革聚焦到脑科学、思维、教育三者结合,以脑科学为依据,探索一条教育改革的新路。
本书意在提供解决如下问题:1.认识活动与身心发展,2.知识的理解;3.学习的效率;4.学习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标有:1.全面发展思维;2.教会每一个学生,使学习可持续发展;3.培养能力,创新能力,让青少年智力得到发展。
《中学体育两种思维结合学习论》共分为八章,第一章至第七章为理论研究,第八章为教学实验。
有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成绩与智力水平是成正相关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体育和思维是正相关的,而思维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一般体育运动中头脑都存在表象活动,表象是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是视角表象和动觉表象整合的过程,这也就是形象思维。视觉表象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动觉表象只能通过练习获得。体育技能即运动技能,它是人体外部动作和内部智力活动两部分构成,表现为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的活动,也是形象思维活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体育运动技术是复杂、变化、多种多样的,通过研究思维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
观察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无目的性的观察是感性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是理性的,是一种思维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分为三种观察:1.初学观察;2.复习提高阶段观察;3.巩固掌握动作阶段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为重要,因为视觉是喜欢动不喜欢静,喜欢鲜艳和奇异的形态,并受大脑的支配,选择需要的事物。所以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眼球灵活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克服周围环境干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观察效果,体育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准确发现学生在体育技能练习中不足之处和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是否均衡,并能加以手段纠正和调整,从而加速运动技能形成,提高教学效果,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想象是头脑中记忆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新的意象的思维方法,与创造紧密相连,通过触发信息和条件,突然顿悟,从而创新。而直觉是直接、完整认识和把握客体活动的能力,是大脑形象思维瞬间感知、识别的能力,直觉的产生需要丰富的表象积累。体育技能创新是需要直觉与想象相结合,也就是丰富的经验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造精神是当今教育者的使命,所以体育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在技能学习中不断地创新和总结,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把观察、思维、想象、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由学会变为会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讲解—示范—练习—复习改进—考核。而学生的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认知规律是先“看”后“听”,“练”中能再“看”,想看自己的动作。从思维的观点,运动技能形成步骤为:通过观察形成视觉表象;通过练习产生本体运动感觉;再观察,把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结合,形成运动表象;再练习,消除错误动作,形成运动技能。所以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为:示范—讲解—练习—示范讲解—复习改进—掌握动作,而示范讲解—复习改进这两个步骤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反复进行,直到学生最终掌握动作。
回忆是借助人脑记忆的回忆过程,重现正在学或已学过的技术动作,是训练脑中的技术动作形象,回忆动作的思维训练。体育动作技能学习是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身体运动以及运动在脑内形成的表象两部分组成。对技术动作的回忆过程,开始是静止的,以脑中的形象动作视觉表象为主,随着回忆过程的深入发展,肌肉动作表象开始出现,当视觉表象向肌肉动觉表象过渡,出现了动觉表象与视觉表象的综合表象,由于动觉表象突出,可以分辨出动作的差异,这就为消除错误动作,巩固正确动作提供了思维基础。在教学中,回忆动作应与教师示范、讲解结合,安排在巩固和复习阶段,便于纠正错误,建立正确技术动作。
当今教育已经进入电化教学,由于体育动作动感强、速度快、体位变化复杂,教师的示范动作快,不易看清,教师的动作示范与讲解不同步,同时学生希望多看几遍示范动作,并能看到自身的动作。而体育电化教学恰好能解决以上问题,通过电化设备把体育动作摄录下来,经过编辑制作,形成音像教材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可以把动作变化快慢,距离远近,局部放大,示范讲解同步,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并且可以课堂教学、远程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自学。扩大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渠道,强化了视觉对运动技能的形成,增强了反馈调节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了教育过程。
体育学科是以运动为主,并以众多其他学科为基础的综合课程。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教会、勤练、常赛成为了体育学科的核心,而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结合本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季的“领读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阅读不孤单;
“悦”读越美好。
让我们下季再见!
审稿:高霞 陈慕灵
编辑/排版:陈慕灵


让阅读不孤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