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 读 师
马竟竟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平凡,不平凡
—领读《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原名王卫国,1942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即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并于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1. 平凡中的不平凡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
2.认识平凡,不甘于平凡
孙少平,他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几本书的人,一个对生活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他写给他妹妹的信中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带给我们的好处将使我们一身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的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平凡的世界中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但他不甘于自己的平凡,在他的一生中不断地追寻不平凡的东西。
3.平凡中的爱情
在主人公孙少平的生命中出现了五个与他的爱情有关的角色,分别是郝红梅、田晓霞、惠英嫂、金秀与侯玉英,但真正称得上爱情纠葛的只有前三位。孙少平对于爱情的态度是“羞涩”的,他不敢主动的追求爱情,潜意识中又充满对爱情的渴望。当孙少平成为一名正式的挖煤工人以后,他才稍稍公开与田晓霞的恋情,但他又十分清楚,他与田晓霞之间或早或晚会分开。可他爱田晓霞,包括那充满能量的个性与爱情的执著,他既享受又焦虑,既逃避又等待,尽管田晓霞只是他的精神伴侣,但他依旧对田晓霞眷恋非凡。他的爱情也是充满波折的,一场洪水夺走了田晓霞的生命,这对于孙少平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也在他的精神层次上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最终,这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农民家的孩子,无论曾经的爱情是多么热烈,可最终结局又是如何。一切都已是过去,只有大亚湾,惠英,明明才是他最终的选择归宿。
这本《平凡的世界》中,作者路遥对故事的安排十分讲究,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作者路遥采用了大量的笔墨描摹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环境。在世俗的观念中,他应是安于现状的平凡人,在平凡的世界中度过平凡的一生,可受过新时期思想教育的他不甘于平淡的生活,为此他不断奋斗,用知识充实自己。孙少平是一个精神强者,尽管以悲剧结尾,但他的不平凡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的“领读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阅读不孤单;
“悦”读越美好。
审稿:高霞 陈慕灵
编辑/排版:陈慕灵


让阅读不孤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