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搜索
让阅读不孤单 |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教师第三季“领读师”第20期

发布者:李峥  时间::2022年04月14日  浏览次数: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阅读是教师永远的修炼。    

      “领读师”项目的开展与教师领读课程的实施 ,旨在引导教师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在梳理中联系实际、在分享中表达观点、在书香氛围中受到感染,从而更好地陶冶教师专业情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学术生态,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

领  读  师 

李 峥 



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百态小羊圈   风雨四九城

         —领读《四世同堂》

      在中国近代文坛,有几位先生,如同他们笔下的人物一般是不朽的,他们继大统开自由之先河,启民智拂民族之创伤。他们命运多舛受千夫所指,悲悯生灵却孤独前行。他们用文字码起了一堵万丈风墙,在天地之间闪着金灿灿的光。他们中间有人是战士、有人是花匠、有人放下笔峰可以掌勺,有人对猫情有独钟。那这一回,我们就从猫说起。

     提起喜欢猫的文坛巨匠,非老舍先生莫属。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生人,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终生对满清一代的腐朽统治持批判态度。1966年8月24日,自沉于北京城太平湖。

      老舍先生一生作品浩如烟海,涵盖散文、杂文、小说、戏剧、文论等种类。从写作技巧来看,先生擅长比喻,通过将人物状态与天气、风景、动物特性等媒介相融合,即提升了文字的穿透力又将想表达的深层思想巧妙的传递给读者。从作品艺术性讲,浓厚的地方色彩、敦厚的北京味儿、幽默的风格、纯正的北京口语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格调。老舍先生善于运用提炼后的北京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描述故事、褒贬事物。语言平易不单调,文字亲切亦深刻。大写之处出如山水泼墨,毫厘之间胜细发潺潺。

      在先生众多作品中,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颇具代表性,这部描写抗日战争初期京城百态的小说被多次搬上电视荧幕与话剧舞台,深受广大读者与观众喜爱。小说以居住在北京城小羊圈胡同四世同的祁家为主线,讲述了胡同里以冠家、钱家以及大杂院各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在日本侵略期间的人性百态。老舍先生用幽默深刻的文字,把书中每个人物都描写的立体通透。这里有善良但自以为圆滑世故,固守旧规以求生活和谐,相信用咸菜缸把门顶住就万事大吉的祁老太爷、街坊四爷、四大妈;有义气为上、和为贵、凡事避重就轻,无意间选择偷生的祁家儿子、白巡长、小崔、金三爷、小文夫妇、钱墨吟。有感知责任,以钱仲石、祁家孙子祁瑞全、祁瑞宣为代表的新生一代,其中祁瑞宣做为书中大主角,人物最为立体,凝聚了作者表达时代思想启蒙的精华。当然,也有面对日本侵略者极尽谄媚,善于钻营,毫无骨头,甚至于为了维持富贵生活而不惜出卖同胞、迫害同胞的冠晓荷以及冠夫人。

      在小羊圈胡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仗义热心的四爷张罗。大家推举他当里长,日本鬼子一来,他这个里长就要推行日本鬼子下达的压榨百姓的政策命令,相当于替鬼子办事,那是要挨骂的。他不想干,但是大家恳求他干,因为他平素的为人和威望,大家都听他的,而且大家了解他为人正直善良,关键时候还能护着大家。日本人要求大院里各家都贴上大东亚共荣的标语,四爷跟街坊们反复嘱咐,千万别出差错,但街坊小崔家的孩子吃了刷标语的浆糊,没能贴上标语,鬼子要摔死孩子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与鬼子搏斗被打死。四爷这个人物是那么真实,好像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热心助人,爱张罗事,说话周全,做事有智慧,有很高的威望,平常的日子里他们都是隐忍包容,不爱挑事闹事,希望大家都相安无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反抗,总是隐忍的把痛苦熬过去,在看到中国人的孩子要被鬼子摔死的时候,他豁出去一死而出手相救。四爷这个善良隐忍的老百姓死于鬼子的尖刀,让读者戳心不已。

      但书中表现出来的最大的痛苦并不是死,街坊刘棚匠离家出走去打鬼子,留下了妻子让祁瑞宣照顾,后来,刘棚匠的妻子就失踪了。祁太太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钱踌躇再三给小女儿买了一个烧饼,小女儿正要吃的时候,被一个乞丐一把抢走了,祁太太追上去发现,那个蓬头散发,衣衫褴褛的乞丐,竟然是刘棚匠的妻子。曾经一个体体面面的人,顾不上在熟人面前的脸面,就为了一口吃的,丢掉做人的尊严,人活的不像个人了。这样的情节,怎能不让人肺腑之痛。 书中经常出现一个词,那就是中国人特别讲究的一个“体面”,祁老太爷过生日待客要讲究体面,待人对物都讲体面,但在鬼子的侵略之下,让老百姓们失掉了他珍视的体面。

      常二爷过城门的时候,遭到日本人的盘查,被打耳光被罚跪,这个倔强体面了一辈子的老人面对这般羞辱,无法维持他的体面尊严,他忍辱含屈的跪下,眼里流出泪水,他在向亲人倾诉遭遇时,哽咽得无法说话。一辈子老实做人,诚信经商的祁家儿子祁天佑因为不肯卖日本产的洋布,被穿上画着“奸商”的褂子,被车拖着游街,一辈子体面,看重自己尊严的他,内心无法化解这天大的屈辱,沉湖自尽。珍爱体面的人被掠夺走尊严而遭受到的屈辱痛苦,比那些砍头挖眼的情节更加触动人心

      在这条胡同里诗人、商人、教师、店铺掌柜、理发匠、教授、汉奸、车夫等阶级各异的人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破碎后的一片剪影。老舍先生以小见大,通过对这个小小社会中每个人物命运的设定,将剪影重新拼接起来,组成一个大大的镜子,将人性的善恶、灵魂的轻重、价值的正曲反射给读者。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或骄傲、或羞愧、或自责、或坚定。

      读《四世同堂》应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彻底的唯物史观教育,它是一部文学作品,却容纳了四十年代北京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小人物窥视大时代的最佳视角。


今天的“领读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阅读不孤单;

“悦”读越美好。

审稿:高霞  陈慕灵

编辑/排版:陈慕灵

让阅读不孤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