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霞 中共党员, 入党时间:2005.7.11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英语教师
区级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区级骨干班主任
丰台区优秀班主任
田振霞从事教育事业工作三十几年,任班主任二十多年。在教学上,她教育目标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在教育工作中,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力图创新,创立自己的班本课程,在活动中引导塑造学生人格。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田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曾荣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班主任,区级骨干班主任等称号;所带班两次获丰台区品优班;所指导班会课在区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田老师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之星,校级名师等称号。
她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在全国和市级区级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和研究报告评比中30余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区英语周活动优秀辅导员奖、区英语口语比赛优秀辅导员奖。
学校各项工作尽职尽责,曾获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学校多次被评为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名师等称号。
在田老师的眼中,在喜欢的行业做喜欢的事是幸福的!在喜欢的行业上奋斗着是快乐的!
一、兢兢业业教学之路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初中生表现欲望开始变得强烈、参与意识也越来越浓厚。课堂是一个平台,既是展示教师教学技能的舞台,也是学生向老师表现自己才华的演练场。如何给学生以知识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一个教师的职责。
1、激发学生参与活动
在英语课上,田老师组织学生针对一个练习或某一个任务,她总是让学生充分思考,再通过小组讨论,公布小组的结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条老师在注重小组和合作方面下了许多的功夫,每个班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几个徒弟,在课上和课下师傅总有任务检查徒弟的学习情况。在学校教研组的支持下,作为主要负责人田老师积极准备设计组织趣味单词大赛,使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步走,多反复
英语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容易忘,知识主要需要在课上巩固和反复。田老师在每天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每天带着学生背单词和默写,从方法上辅导。课上学生基本能够记住单词,。每个知识点反复练,经常重复避免忘记。
3、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练习,朗读,背诵,的时间,注重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总结,给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分层教学,对学生分层对待,课上要求每个学生达到他水平应得到的收获,使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这样的坚持,使得所教的学生很少有掉队的,田老师所教的学生到了初三每届英语成绩都比较优秀,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4、鼓励学生“品德为先,学识为二”的作风
很多情况下,学生没有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总是在被动的学习。然而,语言的学习是需要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得到了相关知识的增长。与理科不一样,英语的学习总是包含着人文关怀,和中外文化差别和道德伦理的差别方面的内容。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评价标准对于文科来说是失败的。在平时的学习中,田老师更加注重对象学生品德的关注,一言一行,不仅说到,也要做到。作为中外文化学习的主要手段,英语不能不承担着这个任务。让学生感到中外文化的区别和不同,使学生增加了很多知识。她经常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鼓励学生注重品德的修养,例如“责任”“礼貌”“团队”“毅力”“信任”“尊重”等。并引导学生了解并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
4、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新科标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上的学习过程中,田老师注重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实际获得,不包办代替。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在听力层面,她关注学生兴趣高,训练听说,练习到位,给足学生时间听,给足材料练。阅读是英语的重中之重,每届学生在开学田老师就制定好三年的计划,从认字,阅读的数量,阅读的内容仔细安排,坚持不懈,每学期制定好计划,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田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最好不去干涉。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多年的教学积累和经验积淀,使田老师教学有自己的风格,深受学生的信赖,教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每届均有多名学生考上各种名校。
二、扎扎实实育人之旅
1、进一步亲近学生,研究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所以,田老师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田老师做班主任每届学生全班都要家访,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2、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现在田老师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卫生由生活委员负责,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在这些方面,田老师所带班的几个班委做得非常好,每次的板报出得内容很新颖,很丰富,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同学们的赞许。虽然下放权力给了班委,但是班主任田老师随时随地都会做指导和检查。
3、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田老师扎实有效地加强班级学生的常规训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行走坐立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并且这学期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强化学生内在。日常行为的训练要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这样使得田老师所带的班级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4、创建自己的班本课程,打造特色的班级文化
田老师创建了自己的“班本课程”,打造特色的班级文化。
1)“班本课程”内容包括:
(1)构建班级活动课程系列,营造温馨的班集体。
(2)构建班级读书课程, 培养良好品质。
(3)构建班级班会课程,正面引导塑造人格。
(4)构建系列家长班会课程,形成教育共同体。
(5)构建班级展示课程,体验成功感受。
2)田老师编了一套班本课程读本。包括一些成功人士的奋斗故事,励志教育,一些感人的塑造高尚人格的故事,一些感恩的故事,一些小故事大道理,良好品德方面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师重道,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故事等。目的是从读本中学到各种为人之道。
田老师每天利用晨检时间进行读本学习,并组织学生讨论。经常是一个故事读和讨论要二、三天,学生经常被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打动。
初一时段读“小故事,大道理”,“感恩系列”培养做人的好品质。
初二时段读“弟子规”,“三字经”系列,继承良好的民族传统和了解历史。
初三时段读“励志系列”“学习方法”系列,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拼搏。
5、班级活动成果显著
一直以来,班级事务评比都是田老师所带班的强项。本着以情促导的原则,田老师借着每次的班会课晨检对十项评比进行点评,并且制定了小组轮流值班制,加强对班级卫生的监管,有两个生活委员检查,并竞赛看谁负责的那一周得到了流动红旗,如果得到流动红旗我们给这个生活委员加分。并由科代表登记每节课的出勤情况,及时反馈解决,因此,每学期的常规总体来说来稳定。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即使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同学们也会把工作完成得非常好。田老师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活动中获得很多的奖励,在艺术节体育节活动中,她所带班经常获得各项大奖。
6、善于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担忧,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田老师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位学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特别是到了每学期的副科考试之前,她都鼓励每个学生争取最好的成绩,并帮助他们背题、检测和巩固。例如某一届所带班有几个调皮学生,课堂上不安宁,自己不守纪律,课后作业有时不做。田老师并没有首先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们,而是从接近学生入手,设法找他们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大力表扬。后来他们对田老师产生了感情,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以前的缺点要随之给改掉了许多。这样以来这几位调皮同学的进步,使得整个班级也都进步了。
7、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田老师充分利用家长会,使家长会变成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学生交流的平台。利用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她设计活动在家长会上让家长参与活动体会孩子需要他们的扶持。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辩论,使他们互相了解。让学生为家长表演,表达孩子们的感恩之情。让他们用笔来交心,让家长写给孩子的期望、让孩子写给家长的感激和难忘的事,使得家长和孩子交流之后都倍感亲切和感动。部分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热泪盈眶。心灵上的互相理解和支持,不仅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带班的十几年中,田老师对学生的亲情付出收获了累累果实。使得学生们过了几十年都忘不了这些优秀的集体,忘不了她这位认真负责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