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校园,敬业乐群,春风化雨,润泽桃李。回望2024-2025学年,为始终坚守执着、辛勤付出的每一位老师们道一声深深的感谢。老师们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以端正的行为示范陪伴成长。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每一次扎实有效的日常教研,都是重建和优化学校教学质量的的全息“元动作”,是撬动教学质量提升最基础、最持续的动力单元。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回望这一学期教院实验文综组日常教研故事。
一、常规教研与听评课活动
本学期,文综组紧扣学校教学计划,扎实推进常规教研。组内坚持每周一上午开展专题教研,围绕“大单元设计”“全息教学”“春苗杯”“创新杯总结”等核心议题,持续深化教材解读与教法创新。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机制,教师以开放心态共研共进,借助课堂观察工具精准分析学情,动态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升课堂质效。
二、研赛活动
01
地理教研组
2025年6月10日上午,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展示交流会暨丰台区2025年教育科研成果系列展示活动在东校区隆重举行。结合“全息育人 科研赋能”的主题,初中地理会场由张景老师展示了《绿色发展 点亮巴西》专题课。
课堂以巴西能源发展为主题,分析自然环境、探讨能源分布,继而聚焦中巴合作典范,在真实项目中阐述能源开发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02
历史教研组
在校内全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刘雅洁老师带来了《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堂以“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为支点,向前后延伸,撬动学生全方位了解民族交往的背景、方式与影响。隋唐初年,中原王朝同边疆民族之间战事不断,民族关系比较紧张。以此为背景,中原王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同边疆各族间的交往,包括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在内,隋唐统治者通过和亲、战争、设置都护府、册封等方式,最终使得民族形势得到缓解,使得民族交融繁盛的景象出现,也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层层递进的情景探究之中,学生借助地图资料、视频、图片等直观史料,提升了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借助对史料的解读与辨析,提升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通过学习边疆各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全息元,全面培养史学核心素养。
三、教师培养
文综组始终将锻造一流教师队伍视为核心工程,我们不仅为全体教师铺设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更把目光聚焦在青年教师的拔节期——以“青蓝携手”为支点,让经验与创新同频共振,让传承与突破并肩而行。本学期,我们延续了师徒结对活动的传统,师父们推门听课、蹲点教研、“一对一”把脉课堂、“手把手”精修细节,一学期下来,青年教师的常态课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相当的改进与提升。
四、科研、德育成果
本学期文综组积极参加市区比赛。在刚刚公布的丰台区2025年骨干教师评选中,文综组韩二斌老师斩获“学科教学带头人”荣誉称号,王金增老师被评为丰台区学科骨干教师。2025年3月,韩二斌老师在四川欠发达县整县托底性帮扶教师培训项目中,做 《“三元全息”视域下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与实施》专题讲座;以匠心守护成长,用爱心点亮青春,文综组张景老师被评为“2024年丰台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2025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学年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