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搜索
聚焦过程质量 提升教研实效——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总结系列报道(初中数学组)

发布者:附属丰台实验学校管理员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浏览次数:

天地校园,敬业乐群,春风化雨,润泽桃李。回望2024-2025学年,为始终坚守执着、辛勤付出的每一位老师们道一声深深的感谢。老师们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以端正的行为示范陪伴成长。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每一次扎实有效的日常教研,都是重建和优化学校教学质量的的全息“元动作”,是撬动教学质量提升最基础、最持续的动力单元。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回望这一学期教院实验初中数学组日常教研故事。

图片

一、常规教研活动与听评课

图片

(一)教研活动

本学期学校通过“两项教研主题写入周安排”的形式,干部“观察员”制度和教学处巡视制度,使得日常教研活动持续地、动态地相互作用,生成出氛围浓厚、质量提升和特色鲜明良好效果。

学期初,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齐聚一堂,明确本学期各年级组教学工作重点,聚焦课堂,提质增效,精心安排备课、考试节奏、教研研讨内容等各项工作安排。

图片
图片

3月18日,初中数学组进行了教研例会,共同对中考几种压轴题进行了探讨与分享。首先,李文跃老师从题干开始分析题意暗含信息,介绍了几种常见解题思路与八年级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难点,大家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分别发表建议;同时,刘秀华老师也分享了这道题的分析模型,将九年级同学的考情也做了分享。参会老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不同年级同学几何解题如何引导有了新的思考,收获满满。

图片

图片

(二)区教研分享

李文跃老师代表我校初二备课组,在区里进行《复习课:一次函数与实际应用》的分享。

图片

图片

(三)常态课听评课活动

本学期学校开展常态课展示活动,各年级各组老师们均参与进来。

于洋老师以勾股定理的应用为主题展开授课。

图片

张宏志老师以中考最后一道大题的探究思路为主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邀请学生上台分享,最终得出结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研、赛活动

图片

(一)中考指导教研

为了精准洞察中考数学的命题走向,提升我校初中数学教师对压轴题的教学指导水平,我校初中数学组的所有老师利用3月22日和3月29日两个周六时间,参加了《2025年新中考政策下的学科能力提升——备考教学指导》的教研培训会,这场线上教研培训,不只是知识的线上传递,更是思想的激烈碰撞。老师们积极在留言区或连麦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专家进行解答,通过交流,老师们对中考出卷趋解题思路和阅卷评标有了更为精准的把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考压轴题作为数学试卷的 “高地”,既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此次线上培训,教师们对中考压轴题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教学方向也愈发明晰。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们会将所学所悟巧妙融入课堂,助力学生攻克数学难题,勇攀知识高峰。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上,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蜕变,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大步迈进。让我们共同期待,初中数学教学在这样的奋进中,迈向全新高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全息课堂教学展示

全息教学理念下的课堂革新,是一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知识点的灌输,而是通过构建多维度的认知框架,引导学生穿透知识表象把握核心规律。

图片

王志鹏老师以"化繁为简"的思维训练为主线,特别选取表面复杂但蕴含经典解法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历"问题拆解-要素提取-本质洞察"的完整思维链条。当面对看似棘手的多元方程组时,教师通过阶梯式设问启发学生发现:变量间的内在关联往往暗藏解题密钥。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学生逐步体会到消元法的精妙——通过建立等价关系消减变量维度,将复杂系统简化为可操作的数学模型。这种训练不仅强化了代数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以简驭繁"的思维品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剥离冗余信息、聚焦核心要素的思维能力,将成为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素养。课程设计还特别注重认知迁移,鼓励学生将这种结构化思维应用于生活决策、跨学科整合等更广阔领域,真正实现从解题技巧到思维方式的升华。 

图片
图片

本节校内全息展示课,李桂元主任和数学教研组部分教师参加了听课,并在课后提出了宝贵意见:

王志鹏老师的《含参方程的解法》展示课充分体现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阶梯式问题链设计,以"低起点、高落点"的例题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解法过渡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注重解题思路的剖析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关键性提问引发认知冲突,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类讨论能力。虽然信息技术应用和生生互动环节稍显不足,但教师扎实的板书演算和精准的生成性点拨充分展现了传统课堂的魅力。建议在保持思维训练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和表达的机会,以更全面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图片

三、教师培养

师徒结对是学校的传统,也是多年来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师父以“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为指引,将教育智慧倾囊相授;徒弟以“学思想、学本领、学为人”为目标,在课堂打磨与课题研究中快速成长。这种“传帮带”的良性互动,正让教育薪火在校园中生生不息。

今年,赵丹琪、张宏志老师进行师徒结对,徒弟赵丹琪老师参加晒课活动,通过与师父张宏志老师的研讨,赵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结合题目给出的三角函数值与已知边长所在三角形去探索辅助线怎样做的思路。

图片
图片

赵丹琪老师本节课目标明确,每道例题都让学生先自己试做几分钟,再由老师来分析问题,本节课结束前,对这类题整体的解题思路进行了总结,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本节课“听懂了”、“能自己完成题目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能够感受到学生对这道题掌握程度不错。

李文跃老师在课后点评时,建议赵老师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做题过程的区别这里可以改为由学生来互相点评,发现不同同学的思路有什么区别,比较哪种更顺,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特别是海淀一模的题目,展示了3位同学的辅助线思路,进行了对比和思路发散,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能更深刻体会到图形的边、角条件的运用与转化。

图片

四、辐射引领

2025年3月11日,我校迎来四川巴中跟岗教师团参观交流。跟岗活动第二天,老师们深入课堂,观摩课堂教学,李文跃老师参与接待献课活动,课后,老师们以学科为单位进行专业研讨,备课组教师参与研讨活动;下午,张宏志老师分享在创新贯通培养过程中的年级、班级管理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获奖情况

杏坛坚守,初心如磐;奋笃行楫,芳华尽绽。

初中数学组的张宏志、李文跃老师凭借卓越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突出的育人成效和深厚的育人情怀获评学科骨干教师。

这份荣誉,是对老师们长期躬耕教坛、潜心育人、追求卓越的最高嘉奖。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