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搜索
教研总结 | 研思践悟,英韵流芳展新章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组)教研组总结

发布者:附属丰台实验学校管理员  时间::2025年07月19日  浏览次数:

2024-2025学年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学科教师秉承着“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以端正的行为示范陪伴成长”的原则躬耕教学。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每一次扎实有效的日常教研,都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全息元”,是撬动教学质量提升最基础、最持续的动力单元。

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回望这一学期教院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日常教研故事。

一、 "英"材施教:主题驱动下的常规教研新生态

本学期,小学英语组积极响应学校教研管理新举措,将“两项教研主题写入周安排”的要求、干部“观察员”制度以及教学处巡视制度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教研活动的深度开展与持续优化,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显著提升了教研质量,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英语学科特色的教研模式。

01.

主题锚定,周研深耕:

英语组紧密结合学期教学重点和实际需求,将两项核心教研主题(“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AI技术赋能小学英语趣味课堂”“英语戏剧进课堂”)明确写入每周教研活动安排。这使得每次教研活动目标清晰、内容聚焦,老师们能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深度研讨和学习。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各年级组系统梳理教材单元,共同设计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

02.

观察赋能,精准把脉:

学校干部作为“观察员”深入英语组教研活动现场。他们并非管理者,而是带着“观察、倾听、反馈、支持”的角色参与。观察员们重点关注教研流程的规范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研讨问题的深度以及主题落实的有效性。他们的即时反馈和建设性意见,为英语组精准诊断教研中的优势与不足提供了宝贵的外部视角,有效促进了教研流程的优化和研讨质量的提升。

03.

巡视促改,常态提升:

教学处的不定期巡视,重点关注教研计划与周安排的契合度、教研主题的落实情况以及教研成果(如形成的教案、课件、反思、改进措施等)的质量。这种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促使英语组更加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成果转化。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或亮点,都能及时反馈给教研组,推动我们不断反思、调整和进步。

04.

专家赋能,单元精研:

4月1日下午,我们特邀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李晓梅老师现场指导教研。小学英语教研组围绕“单元整体视域下的重点课时说课”主题,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中任丽、李允、张伟三位骨干教师分别基于北京版、外研版教材,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最后,李晓梅老师结合课例,从单元目标设计、真实情境创设、AI技术融合三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单元目标应体现递进性,兼顾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情境优化:任务设计需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如模拟初中入学演讲、旅行计划制定);技术融合:探索AI工具(如智能写作助手等)在课堂中的应用场景。本次活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教师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探索智慧课堂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教研组将持续推进“研-教-评”一体化实践,助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05.

成效显著:

氛围更浓厚:主题明确,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研讨更加主动深入,交流更加坦诚有效,形成了积极向上、互学共进的教研氛围。

质量稳提升:聚焦主题的深度研讨,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低年级课堂活动有效性、高年级阅读策略指导等),优化了教学设计,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形成了更多高质量的共享资源(如精品课例、特色作业设计)。

特色渐鲜明:在落实学校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英语组结合学科特点(如语言实践性、趣味性、跨文化意识培养),在教研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例如,开展“熊猫纸牌拼读教学策略分享”、“英语课堂情境创设与游戏设计分享”、“绘本教学与主教材融合研讨”等特色活动,使教研更具英语学科魅力。

25072002

二、"英"姿竞发:多维平台锤炼教学真功夫

(一)参赛

我校选派4名优秀学子,出征 “2025年丰台区小学英语拼词熊猫纸牌大赛”!作为本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我校学子将借助趣味十足的熊猫主题拼词纸牌,在竞技中锤炼了英语拼写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 逻辑思维素养,展现教育学院附属校的卓越风采!

25072003

(二)全息课堂教学展示

校级展示教师

1.  聂新奥参加全息课展示《Lingling is skipping》

区级展示教师

1.胡安琪参加丰台区全息课堂教学小学5年级M8《feelings》说课展示     

2.沙宇璠参加展示课unit6 time第一课时

3.李允在2024年丰台区全息课堂教学项目中,作为“领航教师”,以全息思想指导下的英语学科设计—以《Can I skate here?》为例为专题进行分享。

(三)荣誉绽放

胡安琪:育人故事二等奖/说课评选二等奖/"美好教室"/"最喜爱班主任" 。胡老师所在班级(五4班)荣誉:北京市器乐金奖

三、"英"脉相承:青蓝共织专业成长网

师徒结对是学校的传统,也是多年来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师父以“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为指引,将教育智慧倾囊相授;徒弟以“学思想、学本领、学为人”为目标,在课堂打磨与课题研究中快速成长。这种“传帮带”的良性互动,正让教育薪火在校园中生生不息。

1.师徒结对新篇章:

本学期,聂新奥与沙宇璠、胡安琪与李允两对师徒携手共赴专业成长之约。在“带师魂、传师能、砺师德”的引领下,师徒聚焦英语课堂实战,以全息课堂理念为锚点,构建“阶梯赋能”培养链:  

①靶向诊断:师父深入徒弟课堂,针对聂新奥的低段游戏化情境创设、沙宇璠的“高段阅读思维训练”精准把脉;  

②逆向磨课:李允指导胡安琪以单元目标倒推活动设计,重构课程新篇章。

2.青年培养双路径: 

① 赛课打磨:以赛促教强化实战能力。组内的胡安琪作为学校全息课堂种子教师,参与校区级展示课,以任务驱动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②全息深耕:组内年轻教师聂新奥,设定全息元“共情与问题解决能力的交际培养”,以该主题为引领,依托全息发展原理及结构原理,通过观看视频,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动参与度。深化校内全息课堂教学项目,推动教学模式发展。

25072004

四、"英"趣盎然:特色活动激活语言生命力

小学英语戏剧活动是我校践行“用中学、做中学”理念的特色实践。学生们深度参与剧本研读、角色揣摩、舞台呈现的全过程,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任务中提升语用能力。同时,通过演绎中外经典故事,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多元文化,培养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力。戏剧,架起了连接语言知识与文化素养的桥梁。

我们还组织了熊猫纸牌英语拼词活动。熊猫纸牌英语拼词游戏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语言,还能了解单词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增进对英国国家文化的了解。此外,该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5072005

五、"英"华荟萃:科研沃土结硕果

1.胡安琪:2024.10《党建引领下的小初衔接课程建设》课题立项(成员)

2025.03《智慧与爱的交织——让班级教室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文章编入《美好教室的样子》——丰台区中小学“美好教室”

2. 孙梦丽:在丰台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评选中,撰写的论文《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获得二等奖

3.沙宇璠:参与课题《党建引领下的小幼衔接课程建设》

4. 李允:2025.6参与的课题《通过课本剧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5. 万蓓:在丰台区教育学会第二十三届优秀科研论文、教育叙事评选中,题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以国际学校现代化课程为例》的论文,被评为三等奖

回望学年,我们以"英"为舟,以"研"为楫,在主题锚定的教研深海中探寻语言教学本质;在青蓝共进的传承中点燃教育星火;在与戏剧融合的浪潮里拓新课堂边界。未来,英语组将继续做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做教学创新的"破壁人",让每个字母跃动思维火花,让每节课堂承载成长力量!

下一篇:
上一篇: